Link Search Menu Expand Document

局部反軌跡成果分析

Table of contents

背景

  • 過去曾經針對高雄地區南北工業區燃燒塔排放進行WRF三維正軌跡通過機率分析
    • 唯該分析系針對汙染事件個案。
    • 且地區呈現明顯的日夜垂直運動差異
  • 此處則以北部測站局部反軌跡為討論焦點

結果討論

local_traj.png
機器學習方法解析2017~2020年冬、春季臺灣北部近域氣團路徑。氣團軌跡終點為臺北盆地中的環保署中山站,高度50M,起點為觸地位置,高度為地面。藍色線為冬季分類結果,紅色線為春季結果,由於軌跡轉向時風速很慢,叢集結果有降低維度的傾向,點數不及10點。

起訖的高度

  • 按照定義,只要軌跡線高度不落地,就會繼續向外延伸而成為其他非本地來源(即為境外)之分析結果。
  • 圖中這2類叢集,都是來自臺灣地面、最後到達台北盆地中央測站之路徑。春季來自桃園近海、冬季則來自基隆地區。就解釋上有本地汙染的可能性。
  • 此處雖然並未對測站的空品進行解釋,然而就軌跡線較短的結果來看,伴隨空品不良的可能性非常高。
  • 由地面最後到達測站,似乎有較合理的解釋基礎。

起訖的時間

  • 由到達測站的風向(西南及南)來看,為台北盆地清晨的風向,氣流為來自景美新店山區的山風。
  • 如此倒推可知,起點則應為日間海風(春季)或者谷風(冬季)

途徑與地形效應

  • 冬季軌跡
    • 略有環流的特徵,雖然起訖點相距20Km,接近封閉環流的型態。
    • 軌跡線在雪山山脈的北側、沿著山脈的走勢到達烏來一帶、入夜後則滯留山區、在該處轉向北行。
    • 垂直氣流並未將其帶到更高的高度,應為垂直運動受到抑制、不利擴散的天候。
  • 春季軌跡
    • 桃園地區日間盛行海風,由於地勢平坦,海風可以跨越林口臺地邊緣,到達三峽、新店山區。
    • 同樣的,軌跡線在此轉向北行,隨著夜間(清晨)的山風到達市區。

ToDo’s

  • 高度的定義嚴重影響分析結果,應就基本設定的敏感性深入研究。
  • 環流特性、垂直擴散、空氣品質彼此之間還是有很大的落差需要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