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流受地形效應之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差異加熱對氣流與空污的效應
季節變化
- 全球、大陸尺度
- 冬季:東北季風,將大陸地區霧霾、沙塵帶到臺灣
- 夏季:西南季風、帶來海洋較乾淨氣流
季節加熱差異造成的環流與空污現象(Pendergast 1984 in Atmospheric science and power production),圖a為一月均溫、圖b為7月均溫,單位為華氏
臺灣地區空品不良日數逐月變化
- 行向(縱):自北到南測站
- 列向(橫):1~12月
- 季節變化:冬季(9月~隔年4月)高、6~8月低
2005年至2017年臺灣環保署一般測站空氣品質指標不良達橘燈以上(AQI > 100,對敏感族群不健康)之月平均日數統計,(a)臭氧(O3)指標,(b)細懸浮微粒(PM2.5)指標。(蔡等2019) |
日夜變化
中~小、都會區尺度海陸風、山谷風概念
日夜加熱差異造成的環流與空污現象(Pendergast 1984 in Atmospheric science and power production) |
林園臭氧事件與氣流軌跡線
- 環保署林園站中午O3尖峰時間反軌跡(白色) vs.
- 當天2時北高雄某廠燃燒塔之正軌跡(紅色)
- 夜間:北風~東北風,為秋冬季盛行風、山風、陸風
- 日間:西北~西風,為海風
- 軌跡線繪製詳參由CWB數據計算軌跡
(a)2018/10/13/12:00時,O3=126ppb |
(b)2018/10/27/13:00時,O3=121ppb |
(c)2018/12/3/13:00時,O3=126ppb |
- 燃燒塔正軌跡分析證實了以北高雄燃燒塔對反應生成測站O3高值有較大的可能性
- 北方工業區燃燒塔以當天凌晨CEMS記錄最大流量發生時間,做為正軌跡線的起始時間,圖中為紅色點線表示。
- 由圖中可以發現,紅、白2條軌跡線在高雄市西南側沿海與近海地區大多呈現平行運動,間距約為2~4公里,約為一般網格模式解析度範圍,應為污染源的精確位置、或風場模式內插所造成的誤差。
- 然而就污染物受日夜海陸風的性質而言,圖中正、反軌跡線可以確認造成林園測站O3高值的污染源,非常可能就是仁大工業區之燃燒塔排放。
氣流、獨立山、與空氣污染
- 氣流遇山的行為:左右繞過、翻越,
- 視風速、山形、斜坡、以及大氣穩定度而定
水洞試驗
不同流況水洞試驗攝影結果,流體自左方流入,3維鐘形獨立山高H。(Hunt et. al 1978) |
- 繞山煙流之濃度分布
水洞模擬煙流通過3維鐘形獨立山之濃度分布,並與平坦地形分布相比(Lin et. al 1974) |
CTDMPLUS 模式的作法
分流點前仍為平坦地形,分流點後其上翻越山嶺,其下繞行山嶺左右。(Perry 1992) |
翻越部分煙流的計算方式(Perry 1992),此一機制與ISCST3相同 |
分流點下繞山煙流的計算概念:將山嶺壓縮成延流方向之直線線段(Perry 1992) |
以橢圓形等高線模擬山嶺之組合逼近實際複雜地形(Perry 1992) |
AERMOD 的地形模擬
- 分流線高度觀念
- 高於分流線者將翻越山嶺。以山嶺不存在情況估算。
- 低者將繞山、或直接撞擊地表面。以山嶺地表面高度計算。
地形影響煙流的2個極端情況概念圖。地表高度與絕對高度之定義如圖(AERMAP Training, Roger 2007) |
- 最後濃度為二者之加權平均
AERMOD地形效應的加權計算方式示意圖。from AERMAP Training(Roger 2007) |
複雜地形模擬案例
- 林口電廠(AERMOD)
- mmif氣象1/21~31
- 有建築物
無地形,煙流偏西南方,為東北季風影響 | 有地形,煙流方向偏南,擴散範圍受到限制,集中在河谷低地。受限於80~100M等高線範圍。最大值較高51~754μ/M3 |
- 中華紙漿(AERMOD)
- 和平水泥(file:///I:/home/kuang/AQMP/202201/20220401_固定污染源模式模擬技術審查研習會/02.高斯擴散模式模擬審查實務議題.pdf)
煙流模式地形前處理遠端執行
- 因AERMOD地形前處理過程繁雜,又涉及美國地調所檔案特殊格式,解決方式:
- 由環保署提供處理程式、處理結果、
- 由遠端執行方式分享既有處理系統與結果
- 煙流模式的地形處理說明
- 遠端執行
- TEDS點源附近地形檔案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