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研究生 論文名稱 出版年 指導教授 學位 校院名稱 系所名稱
CALPUFF楊宗燁數值風場改進及其應用於都市風能評估2019莊銘棟碩士國立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
HYSPLIT 洪湛喆 深澳火力發電廠關廠前後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2014 王國英 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 大氣科學學系
CALPUFF 蔡閔涵 應用逆大氣擴散模式推估島工業區二氧化硫排放量 2014 余化龍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陳俊彥 利用空氣品質模式解析南投縣PM2.5之貢獻來源 2016 林明德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徐建合 利用軌跡模式評估高屏地區細懸浮微粒減量策略 2016 林明德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郭少翔 利用軌跡模式與天氣型態探討台中市PM2.5潛勢污染源區 2018 林明德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CALPUFF 楊奕德 應用CALMET/CALPUFF模式解析南部地區氣流場及煙流傳輸特性之研究 2010 林清和 碩士 輔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CALPUFF 林敬仁 混合層高度實場觀測與推估模式之適用性評估 2018 林清和 碩士 輔英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CALPUFF 黃俊彥 海陸效應對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擴散影響範圍探討 2020 洪崇軒 碩士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TPAQM 翁財發 大台北地區光化學污染物軌跡煙柱模式之研究 1989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TPAQM 陳怡伶 多層式光化學軌跡模式之研究 1996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郭子豪 光化學軌跡模式之驗証與案例模擬 1997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曹志宏 以光化學反應性軌跡模式檢討MIR指標應用於台灣臭氧前驅物排放減量的效果 1998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莊振義 反應性軌跡模式於南高屏地區臭氧污染事件之應用與解析 1999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陳俊融 南高屏地區石化工業污染源排放特徵對光化學反應機制模擬之影響 1999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余泰毅 南高屏地區臭氧污染事件之篩選與其特徵探討 200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鄭焜益 反應性軌跡模式之應用與改進-以民國85年南高屏臭氧污染事件劇本為例 200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徐仰賢 台灣地區複雜地形風場研究與空氣污染物跨區輸送現象之解析 2001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逄士豪 光化學軌跡模式應用於南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排放減量效果之研究 2001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陳寶升 光化學軌跡模式中沈降機制的研究與改進 2002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梁喬凱 二次氣膠與光化學軌跡模式整合之研究 2004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陳昌輝 台灣中彰雲嘉南稻草露天燃燒事件對高屏地區光化煙霧形成之影響 2004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方建翔 本土化CALPUFF模式在台灣的建置與應用 2006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陳韋名 應用CALPUFF模式於複雜地形與建築物效應之研究 2007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陳德安 嘉義地區臭氧成因探討 2007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李庭宇 雲嘉南地區高臭氧污染時空變異與污染來源分析探討 2009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郭泰均 台灣複雜地形氣流模式-地形阻擋效應之檢討與改進 201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鄭世民 探討CALMET模式與變分分析方法對台灣地區風場與逆軌跡模擬之差異性 201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TPAQM 盧永勝 雲嘉南空品區臭氧事件日之篩選及其特徵分析 201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CALPUFF 謝怡君 應用CALPUFF模式模擬砷空氣污染物在新竹科學園區的分佈及趨勢 2010 張能復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GTx 陳建隆 台灣地區原生污染物及二次氣膠之分析與模擬暨氣狀污染物垂直剖面之觀測 2002 莊秉潔 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TPAQM 謝政育 GTx,TPAQM和MM5模式污染物模擬之比較 2005 莊秉潔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GTx 林毓珣 以軌跡模式探討近十年中南部地區懸浮微粒及原生污染物的變化 2007 莊秉潔 碩士 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許家綸 風場軌跡模式參數決定對空品模式模擬最佳化之研究 2007 莊秉潔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郭珮萱 氣懸膠模式改進暨1996-2002年台灣空氣品質策略回顧評析 2009 莊秉潔 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黨美齡 風場軌跡模式加入NCEP資料於台灣境外污染長程傳輸之研究 2010 莊秉潔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許寧 光化學模組應用於高斯煙流軌跡模式模擬硝酸銨之研究 2018 莊秉潔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吳佩蓁 高斯煙流軌跡模式之臺灣大氣重金屬污染來源分析 2018 莊秉潔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GTx 邱嘉斌 台灣中部都會與沿海地區PM2.5及PM2.5-10氣膠化學組成及污染源貢獻量之研究 2005 鄭曼婷 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CALPUFF 劉冠志 驗證利用UAT/ADS-B機載資料模擬三維航空氣象流場資訊之可能性 2014 詹劭勳 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HYSPLIT 賴昱錡 探討臺北都會區PM2.5中無機物與水溶性有機碳之垂直特性與污染源鑑定 2021 吳章甫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 環境與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
HYSPLIT 黃于珊 以PMF模式結合源解析方法探討臺灣光化測站VOCs來源貢獻及溯源之研究 2021 謝祝欽 博士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HYSPLIT 連耿義 東南亞生質燃燒期間的台灣鹿林山氣膠特性研究 2021 蔡富容 碩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環境資訊系
HYSPLIT 簡羽辰 台灣中部鹿林山沙塵觀測分析 2021 蔡富容 碩士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環境資訊系
HYSPLIT 許凱傑 苗栗地區大氣中氣態砷濃度之研究 2020 林澤聖 碩士 國立聯合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學系碩士班
HYSPLIT 黃慈姵 高雄市PM2.5與氣象因子及空氣品質之相關性探討 2021 張耿崚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HYSPLIT 曾妤婷 利用HYSPLIT模式與氣象因子探討臺灣中部地區PM2.5高污染成因 2020 林明德 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所
HYSPLIT 姜詠禎 應用受體模式解析台灣空品測站的細懸浮微粒污染來源 2019 蔡春進 碩士 國立交通大學 環境工程系所
HYSPLIT 呂國毅 蘭嶼大氣二氧化硫與臭氧濃度長期分析 2020 林能暉、歐陽長風 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學系
HYSPLIT 陳柔妘 從分析AERONET數據研究台灣北部2004年至2018年氣膠的光學特性 2020 張元賓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化學系研究所
HYSPLIT 洪國寧 南中國海及台灣海峽大氣型態汞長程傳輸探討 2018 袁中新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HYSPLIT 黃朝陽 濕地、科學園區、機場之大氣污染物(顆粒物、金屬元素、顆粒汞)其濃度來源之研究 2017 方國權 碩士 弘光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HYSPLIT 潘柏翰 混合型空氣品質模式在PM2.5源解析上之設計與應用 2017 賴信志 碩士 長榮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所)
HYSPLIT 陳亭碩 菲律賓北部與台灣南部不同大氣汞污染物時空分佈與長程傳輸 2017 袁中新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HYSPLIT 翁忠聖 衍生性氣膠形成速率與以熱力學模式模擬氣膠系統組成之探討 2017 吳義林 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HYSPLIT 蔡孟延 台灣海峽及南海交界區域不同型態大氣汞污染物時空變化及傳輸路徑分類探討 2016 袁中新 碩士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