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 |
研究生 |
出版年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學位 |
校院名稱 |
系所名稱 |
---|---|---|---|---|---|---|---|
HRA | 丁玉苓 | 2020 | 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性工業區有害空氣污染物健康風險評估-以楠梓加工出口區為例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HEALTH | 陳思萍 | 2020 | 燃煤電廠與當地居民之健康損失分佈及電費附徵空氣污染費之探討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移動源 | 陳炤璞 | 2020 | 空氣品質維護區之移動源污染減量策略 | 闕蓓德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HEALTH | 曾冠樺 | 2020 | 應用微型感測器建立空氣污染地圖之時空分析、健康效益與預警機制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移動源 | 江佳芸 | 2019 | 電動車政策與能源政策之環境綜效評估 | 馬鴻文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氣象 | 李哲瑋 | 2019 | 大氣垂直剖面氣象參數對於AERMOD模式模擬結果之影響 - 以雲林離島工業區為例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HRA | 董安然 | 2019 | 大氣環境之細懸浮微粒(PM2.5)長期暴露之健康風險分析-以桃園市、臺中市與高雄市為例 | 王玉純 | 碩士 | 中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料堆逸散 | 沈政宏 | 2018 | 鄰近港口原料貯存區之周界大氣懸浮微粒(PM10)特徵季變化 | 林聖倫、李彥儀 | 碩士 | 正修科技大學 | 營建工程研究所 |
料堆逸散 | 高慧縈 | 2018 | 重工業與交通密集混和區內之開放式原料貯存場逸散對周界大氣細懸浮微粒(PM2.5)特性影響 | 林聖倫 | 碩士 | 正修科技大學 | 營建工程研究所 |
HEALTH | 葉輔根 | 2018 | 路邊環境空氣污染物與車輛排放相關性分析及健康損失評估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異味 | 王躍霖 | 2017 | 高雄市某工業區揮發性有機物及二甲基硫之異味調查分析 | 陳康興 | 碩士 | 國立中山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有害 | 李俊毅 | 2017 | 高雄地區揮發性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及大氣濃度特性分析 | 蔡俊鴻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料堆逸散 | 林志忠 | 2017 | 鄰近大型原料儲存場之工業區周界空氣中總懸浮微粒特性研究 | 林聖倫 | 碩士 | 正修科技大學 | 營建工程研究所 |
HRA | 陳以婷 | 2017 | AERMOD進行台南都會區鉛氣膠之擴散模擬及探討健康風險評估 | 林素貞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HRA | 黃瀞萩 | 2017 | 燃油火力發電廠排放空氣污染物之健康風險評估-以金門電廠為例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受體 | 潘柏翰 | 2017 | 混合型空氣品質模式在PM2.5源解析上之設計與應用 | 賴信志 | 碩士 | 長榮大學 | 資訊管理學系(所) |
總量管制 | 簡汝? | 2017 | 高雄市細懸浮微粒之減量成本與防制策略 | 吳義林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HRA | 古瑋庭 | 2016 | 都會工業區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特徵暨暴露風險評估研究 | 蔡俊鴻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異味 | 林旻叡 | 2016 | 利用ISCST3模式解析半導體封裝製程VOCs與異味污染物排放對區域性之影響 | 陳康興 | 碩士 | 國立中山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料堆逸散 | 邱庭煊 | 2016 | 以多元迴歸法建立濁水溪河川揚塵排放率之研究 | 林文印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氣象 | 邱晉威 | 2016 | 台灣南部地區實測與推估混合層高度之比較分析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受體 | 范雅婷 | 2016 | 建置樹木對污染物的淨化量之空氣污染地圖—以臺北市五區為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移動源 | 陳茂雄 | 2016 | 高雄港空氣污染排放對於港區周圍地區空氣品質之影響分析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HRA | 游雅婷 | 2016 | 北臺灣地區移動污染源細懸浮微粒空間濃度與族群健康風險評估 | 王玉純 | 碩士 | 中原大學 | 生物環境工程研究所 |
總量管制 | 廖偵佑 | 2016 | 總量管制與空氣品質改善之探討研究 -以高雄市電力業為例 | 林清和 | 碩士 | 輔英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 |
HEALTH | 施年壎 | 2015 | 核能發電替代情境之健康損失探討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預警 | 張哲鈞 | 2015 | 建立空氣污染地圖之分析、預測與預警機制以臺北市為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異味 | 陳美霞 | 2015 | 以開徑式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儀(OP-FTIR)鑑定石化工業區揮發性有機物來源及逸散排放量推估 | 袁中新 | 博士 | 國立中山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有害 | 蔡欣汝 | 2015 | 應用AERMOD模式分析都會區汽油車使用酒精汽油排放有機毒性空氣污染物之空間分布特性 | 蔡俊鴻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有害 | 鄭文彥 | 2015 | 台灣東部地區某水泥窯廠汞排放自動連續監測及流佈模擬研究 | 席行正、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總量管制 | 王御安 | 2014 | 空氣資源整合效益模型評估空氣污染減量效益之性別差異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 |
有害 | 田湘薇 | 2014 | 臺南都會區車輛使用酒精汽油排放有害空氣污染物之影響研究 | 蔡俊鴻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有害 | 施怡瑄 | 2014 | 戴奧辛及汞減量之共同效益分析:以能源政策為例 | 曾昭衡 | 博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工程科技研究所 |
移動源 | 黃慈閔 | 2014 | 推動酒精汽油策略對都會區有害空氣污染物改善之研究 | 蔡俊鴻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 |
有害 | 王婉如 | 2013 | 台灣北部地區大氣中戴奧辛/呋喃之監測與擴散模擬 | 李文智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
HEALTH | 吳孟鴻 | 2013 | 台灣減碳策略下電力業之健康共同效益評估 | 馬鴻文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HRA | 林幸萱 | 2013 | 工業區有害空氣污染物之排放與健康風險成本效益評估?以新北市為例 | 闕蓓德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氣象 | 林勁妤 | 2013 | 以渦度相關法驗證潛熱通量估算式並應用於AERMOD中改善包溫比的決定 | 張能復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HRA | 陳正彬 | 2013 | 石化工業區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模式模擬比較及健康風險評估 | 袁中新 | 碩士 | 國立中山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氣象 | 陳厚任 | 2013 | 環境風場對核能電廠污染源排放之影響 -以臺北都會區為例 | 楊宏宇 | 碩士 | 中華科技大學 | 土木防災工程研究所在職專班 |
室內 | 楊仲謹 | 2013 | 懸浮微粒空氣品質無線監測系統之建構暨室內濃度預測模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氣象 | 楊馥境 | 2013 | 可感熱通量對大氣穩定度應用在空氣品質模式之影響 | 張能復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HRA | 廖浩佑 | 2013 | 石化工業區面源與都市交通線源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對居民的健康風險比較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HRA | 俞菘維 | 2012 | 桃園地區固定污染源重金屬鉛排放值模擬及其健康風險評估 | 王玉純 | 碩士 | 中原大學 | 土木工程研究所 |
室內 | 洪緯廷 | 2012 | 一氧化碳空氣品質無線監測系統之建構暨室內濃度預測模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異味 | 翁嘉陽 | 2012 | 使用開徑式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及逆演算空氣擴散模式定位逸散源之方法驗證 | 吳章甫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衛生研究所 |
比較 | 劉漢琪 | 2012 | AERMOD與ISCST3應用於國內空氣污染物面源排放模擬之比較研究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受體 | 李傑民 | 2011 | 受體模式PMF對污染源定向性研究 | 望熙榮 | 碩士 | 國立中興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所 |
HRA | 蔡岳奇 | 2011 | 高科技園區有害空氣污染情境分析及綜合風險評估 | 高正忠 | 碩士 | 國立交通大學 | 環境工程系所 |
HRA | 江家豪 | 2010 | 地下停車場室內空氣品質與暴露健康效應之研究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地形 | 林志柏 | 2010 | 應用AERMOD 模式於台灣之複雜地形之探討 | 鄭福田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
室內 | 金宏一 | 2010 | 應用空氣監測及擴散模式評估室外空氣污染物滲入室內導致居民平均壽命與醫療支出增減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料堆逸散 | 謝宗成 | 2010 | 農廢燃燒對嘉南地區空氣品質影響 | 吳義林 | 碩士 | 國立成功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碩博士班 |
總量管制 | 蘇月娥 | 2010 | 新竹科學園區空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管制策略之探討 | 李俊福 | 碩士 | 國立中央大學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HRA | 曹心雯 | 2009 | 室內外空氣污染總暴露導致之壽命增減與醫療支出-以校區、社區及行政區為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HRA | 楊祖慧 | 2009 | 評估都會地區居民之懸浮微粒及氮氧化物的暴露狀況:比較ISC3、AERMOD及土地利用迴歸模式的預測結果 | 吳章甫 | 碩士 | 國立臺灣大學 | 環境衛生研究所 |
有害 | 盧彥勳 | 2009 | 大氣中微粒污染與重金屬成分之模擬與分析 | 張鎮南 | 碩士 | 東海大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系 |
HEALTH | 何書毅 | 2008 | 以大氣擴散模式探討都會區內民眾之平均壽命與醫療支出-以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為例 | 曾昭衡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異味 | 張榮樺 | 2008 | 應用AERMOD進?臭氣擴散之研究-以北台灣某製藥廠為例 | 陳孝行 | 碩士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
HRA | 賴旻韓 | 2008 | 新竹科學園區砷空氣污染之空間性影響及風險評估 | 高正忠 | 碩士 | 國立交通大學 | 環境工程系所 |
比較 | 謝宏益 | 2008 | 擴散模式ISC與AERMOD之比較 | 望熙榮 | 碩士 | 國立中興大學 | 環境工程學系所 |